Skip to main content

正信不迷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八年秋之卷》

宣導正信、破除迷信
須以身作則長期帶動

精舍舊大殿自一九六九年落成啟用,就是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小小的人字形屋宇建築,是遊子依歸之處。與廖群師兄等人談話時,上人談到慈濟功德會在克難中成立時,自己還帶著常住借住在普明寺,後來由師媽購下這片土地,除了耕種以外,也規畫建精舍。

上人談到承建精舍的黃演言先生,太太是慈濟委員,因此承擔建築重任,至於精舍的設計師,其實是自己:「這張圖是由一位會畫建築設計圖的慈濟委員兒子,照著我的意思規畫、修改完成的。所以有人問精舍的建築設計師是誰?可以說就是我。

黃先生拿到這張圖以後問:『師父,要朝哪個方向、位置?』我們當時就站在田裡討論,我說,前方要留空地,後方也要與其他住家有一點距離;蘇花公路就在前方不遠處,精舍建築面向大馬路就好。他問:『難道不必拿羅盤來看方位,看看什麼時候開工?』我說:『工人叫來就是了。』」

「蓋好以後也沒有裝潢,只在中間設佛龕,從五十年前擺下去到現在都沒有變動,只有挪後而已;以前佛龕的後面就是我們晚上休息的寮房,兩邊用日式的活動拉門簡單隔間,白天打開拉門,就是知客室與慈濟的辦公室,晚上才拉上拉門睡覺。」

「主體建築蓋好了,佛龕放置妥當,那天晚上我們還在清掃,隔天一大早做早課,就算啟用了。佛像沒有開光,沒有做灑淨等儀式,也沒有看時辰,清掃好了就搬進來開始使用了。」

上人另談及建設花蓮慈濟醫院時,之所以有動土的儀式,是因為這是集合許多人的愛心,一點一滴成就的志業,好不容易動工了,一定要讓海內外的慈濟人與護持者知道,並且以尊重的心邀請佛教界法師來主持動土典禮,還要廣邀各界人士、新聞媒體參與,讓大家知道慈濟醫院動土了。

要改變習慣
須先改變觀念


「信仰佛法是為了解脫煩惱,輕安自在,所以慈濟人多年來不斷宣導,農曆七月是吉祥月,不必在門口拜拜、不需要燒紙錢等等。這是臺灣長久以來的習俗,要大家不燒紙錢,其實很難改變習慣,所以慈濟人好話說盡,以身作則來帶動,也經過了好幾年的努力。」

上人提及 目犍連尊者救母的佛教典故與後世「普度」的演變,指出盂蘭盆是「救倒懸」,意思是救拔如同倒吊般痛苦的眾生,豈料後來演變成殺生大拜拜,造福不成反造業。「過去整個農曆七月都在大拜拜、燒紙錢;除了慈濟人推動吉祥月,政府也從環保角度向民眾宣導集中在某一天祭拜,以及『以功代金』,將燒紙錢的花費轉為行善捐款,也有寺廟減香,不燒大把香、不燒紙錢等等。」

上人表示,要改變習慣,須先改變觀念,這並不容易;剛開始要先安民心,慈濟人以身作則,用各種方法帶動大眾轉迷為悟,已經開出了一條道,現在就要趕緊依照這條道的方向鋪平路,讓人人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徹底破除迷信。

「佛法講究的是發自內心真誠的信仰,是心理法、科學法、生理法,也是物理法,值得深入了解。眾生根機不同,有上根智的『上士』,中根智的『中士』,下根智的『下士』──同樣聆聽佛法,上根智的人一聽就很清楚這是一條行得通的道路,知而能行,並且開道鋪路,自身勤行,還能接引人同行;中根智的人聽了覺得有道理,但是道心不堅定,時進時退;下根智的人對於所聽的道理懷抱疑問,既不接受而一笑置之,還拿出很多的理由擋自己的路,甚至生毀謗、起無明。」

上人說,慈濟人隨處救助苦難,用心付出無所求,不怕辛苦,付出者與受助者皆大歡喜;尤其慈濟人付出之後滿懷感恩,還會不斷地爭取付出的機會,人人以菩薩心力行菩薩道,都是自度度人的上根上智者。

農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
也是佛的歡喜月
更是眾生的報恩月

虔誠懺悔淨自心,茹素護生淨天地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先生來訪,適逢高雄靜思堂正在進行《父母恩重難報經》經藏演繹,上人為眾說明這是為農曆七月吉祥月舉辦的莊嚴大法會,引導大眾具有正信,虔誠懺悔淨自心,茹素護生淨天地。

「從過去到現在,慈濟人不斷教大家『轉迷為悟』,要轉迷信為智慧。雖然一直呼籲大家不再燒紙錢,減少污染,讓環境更清淨,但是要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並不容易。所以慈濟人設法引導大家將買紙錢、準備牲禮大拜拜的花費轉為善款,救助苦難、自我造福;慈濟也在農曆七月舉辦吉祥月活動,帶動大家提起恭敬、虔誠的心祈禱,觀看經藏演繹,了解道理並且身體力行。」

這幾天在高雄靜思堂舉行的七月吉祥月祈福會,每一場都有一千多人參與;全臺各地陸續舉辦大型吉祥月祈福會,或在社區裡帶動居民虔誠祈禱。上人談及參與祈福會的志工、會眾,都以虔誠之心齋戒茹素一段時間,如同過去臺灣村落「造醮」,事先全村茹素齋戒,直到醮期圓滿;慈濟在七月舉辦祈福會,帶動大家茹素齋戒,亦是為臺灣、為天下祈求平安。

「為天下祈求平安,不是用街頭大拜拜的方式,既增加殺業,也難顧及衛生。這項習俗在農業社會是因為民眾生活普遍清苦,藉年節吃得較為豐盛以補充營養;現在大家營養過剩了,不需要為了吃而準備這麼多牲禮,也不要造成衛生問題,更不能因此殺生,要回歸茹素持齋,虔誠祈求平安。」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八年秋之卷》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