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發心立願 堅定不移


靜思法脈,內修清淨心;
慈濟宗門,外行菩薩道。

靜思精舍為慈濟的精神起源,是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
恆守初發心的清淨;
慈濟宗門則要入世,
以智慧應眾生的需要,
以無量法門將精神往外推行,所以是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要從內心自求,心境時常保持如此靜寂清澄,不因外境的紛紛擾擾起無明,來染污心地。心靈常常保持清淨,而且要立志,發大心,立大願;既然發心,意志就要堅定。

佛陀所關懷的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全球的人性問題;從印度當時的不平等社會,一直延伸到人性的淨化,悉達多太子的偉大就在於此。他生長在富裕的皇宮,過著個人享受的生活,卻能體會賤民生活的苦難,以及婆羅門教的宗教家高高在上的傲氣,這種種不平等讓他想到如何令所有眾生心靈解脫,也想到自己必須身體力行去改變不平等的現象;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自己的心先解脫,才有改變的可能,所以他就出家了,去體會眾生的心靈,去尋找宇宙人生的真理。

時代的脈動,也利用這個空間──我生在臺灣,將臺灣這個環境以及現在的時代二者連成一體;我既然生於斯長於斯,這整個空間應該就是我的道場,我應該好好把握。所以,時間、空間對我來說很重要。

把握時空 行菩薩道


經常有人問我:可曾出國?我都很自然地回答:「我哪兒都沒去過。」中美斷交時,有位身在美國的法師很替我緊張,他來信表示慈濟是一個民間團體,恐怕我會因此受累,必須比別人先走才好。當時我就想:「這個空間就是我的道場,這個時間就是我的生命,應該正是發揮良能的時候。」

儘管說來話長,不過,思想都沒離開「時、空」,緊緊把握「時、空」。至於精神的中心,就是以《法華經》為軸的「中道」。《法華經》既不像《般若經》都在談空,也不像《阿含經》都在說有;但是不論般若或阿含,還是必須行菩薩道。整部《法華經》不論是談過去諸佛,或者談未來諸佛的世界,都不離菩薩道。因此,不論任何空間、時間,我們都是依著法華精神走出這條慈濟菩薩道。

即使大家散布全球各地,都是承繼同一法脈,如同一棵大樹的所有枝葉,都來自於同一根本;不論每一棵菩提樹生長於何處,都是同根所生,源於靜思法脈。大家都是師父的弟子,人人都是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彼此珍惜、相互合心,就能耕耘世間的福田。

本篇內容節錄自:《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之《上人口述思想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