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一粒米中藏日月 半升鍋裡煮山河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六年夏之卷》

一九六六年三月﹙農曆二月﹚,
感於花東地區貧窮落後,醫療匱乏,
上人萌念籌備功德會,
矢志濟貧教富、弘法利生。

自力更生為志節 捐款匯入功德海


同年五月十四日﹙農曆三月二十四日﹚,上人在佳民村普明寺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

以上人、德慈師父、當時尚未出家的德融及德恩師父以及二位老菩薩(平慧永、莊是),六人每人每天多縫製一雙嬰兒鞋之收入,與「 竹筒歲月」三十位婦女信眾每天省下五毛買菜錢之捐款,開始從事慈善濟貧教富工作。

當時常住生活很困難,但秉持自力耕生的志節,並不接受供養;在辛苦中還要去幫助別人,會員所交會費悉數用於救濟上,所有捐款皆匯入功德海。

藍天白雲志工服 緣起法會煮粥時


上人與弟子們借住於普明寺時,生活相當刻苦,農曆每個月二十四日的發放日,照顧戶前來領米,也有許多會眾來幫忙,並參加藥師法會。

慈濟有一張寶貴的歷史照片,相片中是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外,露天的一口大灶上架了一口鐵鍋,幾個人在此生火煮食。
此情景勾起上人回憶,對師兄師姊們述說:「這時,我們在普明寺進行藥師法會,幾個人在屋後煮鹹粥。

雖然我和常住師父們做手工,維持生活都很困難,但為了讓參加發放的人用過午餐再回去,即使經常要向普明寺借米、借油,還是堅持煮鹹粥供應;發現人來得比預期多,卻已經沒有米了,只得再多加幾瓢水,清清的粥湯,能映出周邊的景色。」

上人表示慈濟人的「藍天白雲」志工制服,即是來自當時煮粥的印象──鹹粥還沒有煮沸以前,鍋蓋掀開,可以看見藍天、白雲,以及樹木、後山……曾說「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這便是「半升鍋裡煮山河」的情景。

慈濟海內外賑災 粒米日月愛無盡


慈濟於一九九一年從事大陸賑災時,上人計畫發予災民們稻米與穀種。有人疑惑,給米吃就很好了,為何還要發穀種呢?上人於是以「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回答,米糧是解決一時的飢餓,吃完了就沒了;但種子可以下種,收割後的米粒,有些可以作為食用,有些則能再拿來播種。

「種子年年歲歲的收成,表達臺灣同胞的愛就如種子收割後可以代代不斷地種植、不斷地食用;這分愛是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永無止息。」

上人說「一粒米中藏日月」,小小的一粒米,對大陸苦難災胞而言,大過於須彌山,是未來溫飽的希望。在他們正飢餓時,慈濟人親手將這米粒放在他們的手心上,這分愛開拓了臺灣和大陸同胞愛的歷史,也就是說這粒米中已包藏了日和月。「半升鍋裡煮山河」,將米放入鍋鼎裡烹煮,加水進去後,水面可映現出藍天白雲山影,但願臺灣的愛和大陸美好的河山連接在一起,兩岸之間水乳交融,永遠連結彼此的愛心。

五十年來,慈濟人在海內外濟貧、賑災,經常發放大米與稻種給貧農,讓他們不必貸款買稻種耕種,收成之後還清債務,還能再留稻種作為下一期耕種之用。日日月月、歲歲年年,受助的農戶都有米可食,還能繼續耕種,不愁生活無以為繼。慈濟的賑災歲月,都藏在一粒粒稻米中,故云「一粒米中藏日月」。

佛陀捨身化大魚 與眾深結法髓緣


靜思精舍在一九六九年落成以後,每個月的發放便改在精舍進行。

有一次,照顧戶扛米回家,漏出一些米粒在地上,靜蓉師姊覺得很可惜,便仔細地撿起來,想要放到廚房的米缸裡,上人則說:「這是功德會買給貧苦人的米,不能放在精舍的米甕,要放到給貧戶的米袋裡。」師姊說:「可是我看您們剛才煮粥時,用的是米甕裡的米啊!」上人說:「是啊!這是常住要供應給大家的。」師姊常常到寺院裡禮佛、聞法,認為在家居士不能佔出家眾的便宜,所以聽到上人說,常住要供應大家用餐,不免擔心自己是否犯了戒律。

發放之後,上人向大家說起佛陀的 本生故事:佛陀在久遠之前曾為一國之主,當時國內久旱無雨,五穀不生。國王不忍國民飢餓受苦,便到河邊向天祝禱,願意化身為一條大魚,讓國民取食魚肉,度過乾旱饑荒;隨後跳入河中,真的變成一條大魚,並請河邊的五位木匠回到城裡通知大家來割取魚肉。

化身大魚的國王,是佛陀的前生,五位木匠就是後來最早跟隨佛陀出家修行的阿若憍陳如尊者等五比丘。所以,精舍常住供應大家用餐,也是抱持著與大魚相同的心情,希望與大家結繫聞法得度的因緣。

「佛陀生生世世都為眾生付出,甚至要剜割其肉供應眾生也在所不惜;當時五位在河邊的木匠,受大魚所託回城通知大家來割魚肉,因為成就了國王的心願,這五人就成為佛世時的第一批佛弟子。」

法髓師徒心相印 救世救心志願堅


「靜思精舍的修行者,也同樣發願,不只自力更生,還要供應、利益他人。只不過修行者不方便走入人群中,需要在家居士幫助修行者去做救世的工作,所以你我師徒,結的是深入骨髓的『法髓緣』。我們要做法髓相傳的『法髓師徒』,不要如同過眼雲煙的『雲水師徒』。」

精舍常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辛勤生活,迄今未改;不僅不動用慈濟基金,還要作慈濟後盾,承擔起全球慈濟人返回精舍的生活食宿,這就是靜思家風;從而帶動出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大愛無染著」的精神,無論在何處做志工,皆自行負擔交通、食宿,做得歡喜自在又感恩,這也是慈濟家風。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六年夏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