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靜思」是證嚴法師出家前自取的名字,乃為提醒自心,時時刻刻要好好靜心思考人生方向,故其蘊義是慈濟的根本思想,與人文慧命息息相關。將「靜」字拆開來,就是青山無爭;「思」字上面是田,下面是心,乃為用心體會生命的方向與意義,就如農夫一樣,努力耕耘才能有纍纍的果實。



精神、宗旨及目標

1966年證嚴法師帶領著30位家庭主婦,每天存五毛菜錢,創辦「慈濟克難功德會」;41年後的今天,慈濟在全球已有150個據點,推動四大志業八腳印: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與社區志工。數十年來不變的是一群在花蓮靜思精舍捨去小愛跟隨著證嚴法師出家,立志解救苦難蒼生的精舍師父。

精舍早期生態以躬耕為主,收成實不敷生活所需,克難草創從事各種手工製品…再辛苦都不會取用「慈濟」善款分毫,秉持不受供養「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力更生的精神,一路堅持至今,此即靜思法脈的精神,一份清淨無染的愛。爾後創立靜思文化以傳承靜思法脈、期望淨化人心,所得亦支持靜思精舍的日常所需。

證嚴法師慈示「精舍要站得穩,成為慈濟的後盾。承擔起全球慈濟人歸來,亦包括參訪會眾與醫療志工在精舍的生活所需,以及慈濟志業體舉辦的各項教育營隊用度。」

從靜思精舍為起點、靜思文化、靜思書軒、到各地的靜思小築…等等,都承載著傳遞證嚴法師淨化人心的精神使命。2005年7月11日證嚴法師亦曾言「靜思精舍是慈濟基金會的靠山」、「不論在哪一個國家,慈濟志業都是從(靜思)精舍的中央點放射出去的光芒。」

盼透過(靜思文化)有形的書籍來推展靜思人文,使大家深入了解並吸收其中無形的精華來淨化人心。『靜思』門市的使命,就在透過這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傳遞慈濟大愛精神,以「淨化人心」為終極目標。



靜思門市

為了推廣靜思文化的書籍產品,遂以專款(沒有一分一毫來自慈濟會員的捐款)設立靜思門市──靜思小築和靜思書軒。

靜思小築的前身為靜思文化流通處,大多設於慈濟各分支會、聯絡處或共修處,沒有咖啡、茶,提供慈濟委員、慈誠、志工、會員等請購慈濟靜思文化的相關出版品。

靜思書軒的開設地點較靜思小築多元化,服務的對象除了慈濟人外,亦有許多非慈濟人,所以靜思書軒肩負著證嚴法師的殷切期望,其功能「首要就是傳承靜思法脈、淨化人心,亦作為慈濟人的精神食糧。」

asd

持續認識我們?

靜思、淨斯,法源在靜思,科學研發之物則在淨斯。靜思是萬法之源,必須靜下心來好好地思考,才能了解深澳的佛法;了解道理之後,就要清除煩惱無明,並且把握因緣,真誠接引人間菩薩。人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社會就能祥和平安。

訂閱電子報

相關理念或專題

asd
淨斯茶人文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nisl ut aliquipex ea commodo consequat.

asd
慈悲智慧香積飯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nisl ut aliquipex ea commodo consequat.

asd
靜思小志工

Ut wisi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 tation ullamcorper suscipit lobortis nisl ut aliquipex ea commodo consequat.

還想更了解我們? 回到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