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糧食危機下的慈善腳步

辛巴威是缺乏水源的內陸國家,要走一段很長的路才能取到水。以穆扎拉巴尼區居民為例,要到乾淨安全的井口取水,就要走上 7 到 12 公里。

乾旱缺水也影響到農業,馬古塔社區居民迫於無奈,只能吃白蟻活命,不只自己吃也會拿去兜售,一桶可換 100 元辛巴威幣 (約 7 元新台幣)。慈濟志工不捨當地人的處境,也謹記上人推動人人茹素,從雨季一開始,馬上拜訪村民,鼓勵大家投入農耕。

循循善誘 推動農耕

乾旱缺水也影響到農業,馬古塔社區居民迫於無奈,只能吃白蟻活命,不只自己吃也會拿去兜售,一桶可換 100 元辛巴威幣 (約 7 元新台幣)。慈濟志工不捨當地人的處境,也謹記上人推動人人茹素,從雨季一開始,馬上拜訪村民,鼓勵大家投入農耕。

在慈濟人循循善誘下,大部分村民都已轉成農耕,收入不減反增。從前一桶白蟻能換得 100 元辛巴威幣,如今一桶穀類卻可以換得 400 到 500 元,是原本收入的 4、5 倍。居民更加相信靠著農耕、素食,才是正確的方向,減少殺業種善因。

這次成功經驗,誕生了一個社區農場,慈濟志工開始擴大推動。「不過,傑卡社區是人口密集地區,家家戶戶只有非常小的自家農地,當地一所學校得知慈濟人在社區的貢獻,主動出讓學校後院空地,讓慈濟人投入農耕。」

社區農場從少數志工和村民開始,到後期增加到有 91 戶家庭投入,志工開始尋找更大的農地,希望邀約更多人一起參與社區農耕。在疫情籠罩的這一年,大家努力耕作,做到自我紓困,也幫助了社區苦難人。

證嚴上人聽了弟子在辛巴威濟助貧困的過程,殷殷勤勉:「天降大任於斯人,這個斯人不是個人,而是每一個慈濟人。人人是粒粒種子,帶動更多人,就能讓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 (德璒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記錄整理 慈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