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以善念轉惡為福

因緣深淺不同

若結惡緣,此世對方心中有怨,來生將為彼此的障礙。

阿難化瓜佛典故事中,阿難尊者與迦葉尊者對於瓜田中的女子有明顯不同的反應與結果大感不解,於是佛陀即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無量數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常結伴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隻死貓,由於時值盛夏,死貓的屍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身上的蟲蟻,正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隨後,迦葉看到死貓時,慈悲的為牠三皈依,並在路旁挖洞將死貓埋葬,希望牠能早日超生善道。

而今世瓜田中的女子便是過去世死貓投胎而來,因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心,所以不但化不到瓜,反而受到辱罵。

這是一個廣結善緣的佛典故事,上人慈示,有時候我們看到自己不是很歡喜的人,但這個讓自己不歡喜的人不一定是壞人,是沒有一定的。也有他和別人很好的時候,只是和自己不好,自己對他不歡喜…,這便是因為每個人種下不同因緣的關係。



種好因 結好緣

時時做好「心地農夫」,耕好自己的「心田」。

因緣果報並非迷信,而是一種恆為自然規律的法則。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豆絕不會長瓜,因為有這樣的因,才有這樣的果。如果我們沒有修集能夠感到苦樂的「因」,又怎能會感應到相應於苦樂的「果」呢?

就好比農夫要在秋天豐收果實,就得要在春天播灑種子,其中要靠農夫的細心照護,施以澆灌、肥料,加上陽光愛灑、雨水甘霖的天地涵養,時間一到,果實自然成熟豐碩的道理一樣。

簡單的來說就是種惡因得惡緣,種善因即得善緣,又換句話說:「未做不遇,已作不失。」

【菩提禪心】20150330 阿難化瓜-第01集
【菩提禪心】20150331 阿難化瓜-第02集
【菩提禪心】20150401 阿難化瓜-第03集
【菩提禪心】20150402 阿難化瓜-第04集
【菩提禪心】20150403 阿難化瓜-第05集

以善念化千災

凡夫心起落無時,我們要恆持善念,無明煩惱自然遠離。

人心善惡雜揉,無論是過去生或是現在,善與惡的持續複製循環成了因緣果報,直到因緣聚合才會受果報。

「人隨業而來,業力雖不可改,但緣可再造,若能自我警惕,多結好緣,諸業或可隨緣了。」業力來自於我們心中起念的因,而顯現於行為所造的果,所以我們每天的每一念心,是要發心為善回饋人間,或是萌發貪念而有所求,兩者的差異僅這一念心而已。

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要顧好自己的心念,人的心念好,所展現出來的態度與行為自然而然的就是好的。因此要如何斷煩惱轉惡為福,要用什麼樣的心情破出惡因呢?那就是付出「善」來逆轉人生,善緣一轉,惡緣消阿!



用心信解 用心感恩

善念來自慈悲心,是信解是感恩,是正向的生活態度。

只是要如何廣結善緣呢?簡單的說,結善緣就是一種人圓、事圓、理圓的溝通技巧,也就是要能尊重別人的意見,用同理心、感恩心傾聽他人的苦楚,也要有寬恕心、慈悲心才能給予關懷、讚美與善解。因此,上人叮囑要我們「多用心」。

多用心信解:唯有信解才能體會苦楚的來源,了解眾生習氣與煩惱萌生的源頭。

多用心感恩:用感恩、不計較的慈悲心來看待惡緣,可以增上勝心,重慈悲的人,凡事包容,多能為眾生付出,所以時時培養慈悲心,廣結眾生好緣;而且即使身處快樂的地方,也仍要不斷地培養慈悲心。

多用心警惕:人人要自我警惕,尤其面對逆境時,不要退道,要將自己的道心照顧好;用心向前走,不要開了岔路,如果迷失掉,一念差,步步錯,所以要適時的自我省思。

多用心顧好心念:心善即天堂,心惡即地獄。我們生活中心念一直轉個不停,為善為惡,一切唯心造。然而也要細心呵護住往昔一切的善根不要被無明給遮蔽住了,因此顧好自己的心念真的很重要。


 

身體力行菩薩道

續而提起度眾的大慈悲,入人群結善緣,為眾生付出。

世上的一切都不可能憑空而來,而是有它產生的因和緣,所以明白因果規律的人,更應該積極地為自己種植善因、積聚善緣,否則即便對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理想,也將淪之為空想而幻滅。身為佛教弟子,成佛乃是人生目標,但若沒有度眾生,廣結善緣,是難以成佛的,因此廣結善緣需要走入人群,眾生好緣具足了才可以成佛。

人心這畝田,猶如農夫播灑善種子種好因,每日澆灌施肥照護如同要求自己盡本分,要多用心,另外日光菩薩、雨水菩薩的自然恩賜與廣結善緣一樣有助緣的加分效果,最後因緣和合,善的果實自然成熟結實纍纍,這樣腳踏實地的步伐,每個人也都能感到理解的猛點頭,所以佛法真的難嗎?似乎不會啊!佛法是不是就在你我舉手投足之間,流露於每日的生活智慧與態度之中呢!

內容來源:《静思人文》林聖玉師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