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生平事跡
1966 年一灘血事件為起因,上人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因緣巧合,花蓮海星中學三位修女來向上人傳教,他們談彼此的教主、教旨、教義。修女臨離去前說:「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不過,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但是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那麼佛教對社會可有什麼具體貢獻?」
上人心情頓時沉重起來,佛教徒經常為善不欲人知,但大都各做各的,只以隱名氏的名義默默行善。可惜這份豐厚的愛心,零散缺乏組織;上人於是決定將這股力量組織起來,先從救人做起。
1966 年 5 月 14 日(農曆 3 月 24 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生平事跡年表
-
2019年
- 受頒國立中正大學「名譽文學博士」,表彰其推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成就。
-
2016年
- 第四十四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發明教育獎(Invention Educational Medal)」。
- 中華佛教比丘尼協進會「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
- 印度「實諦‧賽巴巴人類傑出獎(Sri Sathya Sai Awards for Human Excellence 2016)」之「衛生獎」。
- 烏克蘭科學院「榮譽院士」。
- 中華創新發明學會「名人堂」。
-
2015年
- 更好馬來西亞基金會「人物獎」。
- 義大利費那雷艾米利亞市「榮譽公民」。
- 泰國納里宣大學「社會發展榮譽博士」學位
-
2014年
- 國際扶輪社「最高榮譽獎」。
-
2012年
- 榮獲馬來西亞「拿督斯里」勳銜冊封。
- 獲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頒給「社會福利榮譽博士學位」。
-
2011年
- 榮獲美國《TIME》時代雜誌票選為「2011年世界百大影響人物」。
-
2010年
- 榮獲菲律賓東方大學「人文博士榮譽學位」。
- 榮獲美國羅斯福基金會「傑出公共服務獎」。
- 加拿大溫哥華市訂「證嚴上人日(Master Cheng Yen Day)」。
- 第三屆「有機農業卓越貢獻獎」。
- 慈濟力行環保二十年,再倡「清淨在源頭」。上人巡迴全臺「環保感恩之旅」,行腳一百四十三個環保站,向志工表達至誠的敬意,並期許志工「彎腰做環保,挺腰說環保」,宣導大眾降低慾望、減少消費,回收資源再製以節制開發,才能緩和四大不調,讓地球免於崩毀。
- 慈濟基金會獲中國大陸國務院批准,成為首家境外非營利組織成立的全國性基金會,8 月 20 日於蘇州靜思書院聯合主持掛牌儀式,同時召開第一屆理事會。
-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正式通過「佛教慈濟基金會」成為「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非政府組織特殊諮詢委員」。
-
2009年
- 上人以「靜思勤行道,慈濟人間路」勉勵全球志工,殷勤精進於菩薩道,積極走入人群付出,帶動人人共同發心,挽救地球危機於當下。
- 「母親節、國定佛誕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浴佛大典,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行,三萬會眾虔誠參與,並首次有來自十幾個國家約三百位法師參與,共為弘掦佛恩盡一分心力。
- 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重創臺灣南部,上人提出「以工代賑」模式,讓災民從自助當中獲得尊嚴、發掘愛心,同時提升賑災效益與品質。此後「以工代賑」模式亦運用在菲律賓凱莎娜颱風、海地震災、巴基斯坦水患,均獲良好成效。
- 《靜思語》出版屆滿二十年,影響深廣,這部集結證嚴上人法語書籍,將宗教信念與家庭、倫理結合,使人們重拾對傳統價值的信念,並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影響人心朝向正面,發行超過三百四十五萬冊,並有典藏版、兒童版、漫畫版等多元出版品。目前除中文外,已翻譯成英語、德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韓語等十國語言,也出版中文簡體版,行銷全球。靜思語第二輯於 1991 年付梓,相隔十八年後,第三輯於 2009 年問世。
-
2008年
- 為減低碳足跡,新春全球慈濟人首次透過網路視訊連線拜年,並開始推展社區道場視訊連線參與志工早會,每天與花蓮本會同步親聆上人開示,同步得知最新的志業訊息。
- 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公布,台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准在中國成立基金會。慈濟是首家由非大陸居民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會。
- 緬甸納吉斯風災、中國大陸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災情慘重震驚國際。上人發起「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賑災暨募心募款活動,慈濟全球分支會所自此開始每日定時祈禱祝福,成為一項常態活動,並推廣齋戒環保救地球運動,期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減少世間的苦難。
- 鑑於糧食危機及金融海嘯衝擊全球,上人提出「清平致富」,重視心靈的富足,回歸平淡生活,勤儉務實,遠離奢華。並推動社區慈善普查,關懷經濟突發困境或子女就學困難的家庭,陪伴民眾走過經濟低谷。
-
2007年
- 台中慈濟醫院落成啟業,以發展預防醫學為重點,強化社區互動,推展社區醫學,並加強老年醫學及慢性疾病的照顧。
- 全球溫室效應危機、環境災難頻傳,上人呼籲「以人心淨水為生病的地球退燒」,積極推動「克己復禮」運動,提倡簡約,從生活中減少碳足跡。
- 慈濟人愛灑社區,以「靜思好話一條街」活動,到各店家張貼靜思語海報推廣慈濟人文。上人勉眾學習放下身段,效法托缽化緣的精神,廣結善緣,淨化人心。
- 5 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國定佛誕日、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為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殊勝的節日,有報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的深義,同時能共同耕耘「敬田、恩田、悲田」三大福田,慈濟於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行盛大浴佛典禮,約二萬人到場參與及觀禮。此外,全球慈濟人分別在二十四個國家、二百四十二個點舉辦浴佛典禮,共近二十五萬人參與。
-
2006年
- 上人呼籲慈濟人回歸四十年前「竹筒歲月」的精神,推展「日行一善」運動,並祈願人人「善念時時生,慧命日日增」。
- 5 月,慈濟基金會舉辦四十周年慶,聯合國顧問朱兆吉博士專程與會,代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宣讀慈濟四十周年慶致證嚴法師之祝賀函。
- 12 月,慈濟基金會舉辦「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同仁精進研習營。上人期勉同仁,傳承靜思道場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的精神,走入人群付出大愛,啟發人人心底的善念,從付出之中覺悟佛法的真理。
-
2005年
- 上人密集推展慈濟委員和慈誠隊融合之新組織架構。委員以「組」、慈誠以「隊」名之,組隊皆再區分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組(隊),加強落實「社區志工」及「小組關懷、多組活動」。上人以「立體琉璃同心圓」為喻,期勉全體志工將佛法落實生活中,相互提攜培養人才,人人發揮菩薩的良能,廣召社區民眾投入,發揮淨化人心的力量。
- 11 月,上人鑑於現今社會病態叢生,如年輕人染髮、穿鼻洞、舌洞為時尚,乃至衣著不整等,卻被視為潮流,也稱「文化」等諸現象,為此將「文化志業」更名為「人文志業」,勉勵慈濟人樹立當代的「人品典範」,讓真善美的事跡「文史流芳」。
-
2004年
- 2004 年底之南亞海嘯,造成22萬人罹難,4萬人失蹤,受災國家多達 14 國,上人呼籲發起「大愛進南亞,真情膚苦難」運動,全球慈濟人立即前往印尼、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泰國、巴基斯坦進行勘災及援助。
-
2003年
- 全球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慈濟人全力投入支援防疫工作。上人急起呼籲全民要有戒慎恐懼之心,謙卑以對;同時發起「愛灑人間──同心共濟弭災疫」運動,由慈濟志工走入社區輔導全民自愛愛人,落實衛生防疫,並鼓勵民眾齋戒、祈願、行善,期以善業共聚的力量消弭天災、人禍與疾疫。
-
2002年
-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擴展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慈濟臍帶血庫成立。花蓮慈濟醫院完成第一例成人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
2001年
- 美國紐約九一一攻擊事件震驚全世界,上人急起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 —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運動,透過街頭宣導、發送祝福卡,希望凝聚祥和的善念,減少天災人禍。 10 月 13 日,第一場燭光祈福晚會在關渡園區舉行,邀請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及企業代表,共同祈求世界有愛與和平。晚會透過大愛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全球會眾同步祈願祝福。
-
2000年
- 3 月,關山慈濟醫院啟業,在容易車禍肇事的台九線公路,以及缺乏醫療資源的台東地區,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急性醫療及社區醫療照顧。
- 8 月,大林慈濟醫院落成啟業,成為雲嘉南醫學中心,並發展以病人為中心的老人醫學、深入社區落實預防保健,成為健康促進醫院。
- 慈濟大學附屬慈濟中學暨慈濟實驗小學創校招生,正式邁向自幼稚園到研究所一貫連續教育的「教育完全化」新里程。
-
1999年
- 3 月,玉里慈濟醫院啟業,降低南花蓮地區「南病北送」的求醫風險,並落實社區醫療照護,保障偏遠地區鄉親的生命與健康。
- 台灣發生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台中、南投兩縣災情慘重,慈濟人將「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在災變發生後兩天內投入兩萬餘名志工救災,發出緊急慰問金一億六千萬元。接著第二階段安頓與關懷工作加緊展開,在政府提供的十七個地點興建組合屋一千六百三十六戶。第三階段復健與重建工作,投入希望工程,協助災區五十一所中小學校舍重建。總賑災款預估八十億元。所謂「菩薩從地湧出」,慈濟人全力復健災區的大心與大願,感動各地民眾積極參與社區服務,成為日後慈濟社區志工與環保資源回收的一股大力量。
-
1998年
- 慈濟大愛電視台開播。
- 《經典》雜誌創刊。
- 上人獲「無代表國家及民族組織」(UNPO),頒贈「國際人權獎」,以表彰慈濟長期在國際的人道救援行動。
-
1996年
- 「賀伯」颱風造成全台三十年來最大的水患,慈濟人秉持「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在災後半個月共動員上萬人次投入救災工作。上人除呼籲「救山救海」外,並推動「社區志工」理念,將慈濟人依居住地重新編組,以落實「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目標。
-
1994年
- 「慈濟醫學院」創校開學。上人期許這些未來的大醫王「功能與良能平行,知識與智慧並重」。除了醫學專業課程之外,亦開設花道、茶道、書法、藝術欣賞等人文通識課程,以及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服務。同時,在校方對「大體老師」人性化、尊重生命的處理過程,以及上人「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呼籲下,大步開啟國人捐贈遺體的風氣。
-
1993年
- 上人秉承佛教「頭目髓腦悉施人」的精神,經過九個多月的評估與求證,確認捐髓可以「救人一命,無捐己身」,於是發起骨髓捐贈。9月,在衛生署及各大醫院共同推舉下,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
-
1991年
- 募款援助波斯灣戰火孤兒、孟加拉風災水患災民,踏出慈濟國際賑災的腳印。
- 中國大陸華中華東水患嚴重,上人全面發起賑災援助工作,並提出「直接、重點、尊重」以及「不言商、不談政治、不刻意傳教」等理念,成為慈濟國際賑災的原則。
-
1990年
- 上人於台中新民商工演講,提倡全民環保,與會民眾聽到精彩開示處,不禁報以熱烈掌聲,上人於是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事後一位楊順苓小姐即開始資源回收,並將資源變賣所得善款以「慈濟人」的名義捐出。此為慈濟志業環保腳印的開端。
-
1989年
- 以培育慈懷柔腸、視病如親的白衣大士為目標的「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正式創校開學。這是全台唯一由私人創辦,但提供公費就讀的護理專科學校,並於1996年獲教育部同意,單獨招收原住民免費生(完全免費就學,並提供生活費),使照顧原住民的願望終於落實。此外,參與此次活動的「保全組」男眾居士組成聯誼會,並於翌年7月正名為「慈誠隊」。
- 《證嚴法師靜思語》出版問世,廣受大眾喜愛,另有英、日文翻譯本及簡體中文版流通。
-
1986年
- 集合十方善心籌建的「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啟業。本著尊重生命的理念,除了病患住院免收保證金,貧困患者協助尋求社會援助之外,更不計成本致力提升醫療設備與技術,一改花東地區醫療荒漠的宿命。
-
1982年
- 上人發起建院後,感於培養良好醫事人才的重要,而於1982年開始,委託慧炬雜誌社代辦「慈濟醫學清寒獎助學金」,每名兩萬五千元。1986年慈濟道侶文化服務中心成立,即轉由文化服務中心舉辦,同時增加佛學、藝術獎學金項目。
-
1979年
- 上人於全台聯誼會正式發起籌建一座有六百床規模的綜合醫院。當時僅有委員一百多位,會員還不足一萬人,從八千萬元預算追加到八億元,不僅委員覺得不可思議,外界也不免視如癡人說夢。為了籌募龐大的建院基金,上人必須每月奔波北上,借用委員家裏輪流召開茶會,一為會員開示解惑,同時宣揚慈濟建院理念,讓會員歡喜布施。
-
1975年
- 1975 年間,委員才僅五、六十人,然需要長期關懷的照顧戶已多達兩百七十七戶,上人於訪貧時發現照顧戶的居住衛生普遍不佳,亟待清理。花蓮師專明道社五十多位同學響應上人號召,利用假期,為行動不便、或孤苦無依的老人打掃房屋,清潔環境,成為日後慈濟人從事「居家關懷」的重要特色。
-
1973年
- 10 月,「娜拉」颱風對玉里以南到台東、大武一帶造成慘重災情。上人評估賑災款需要六十萬元,但當時慈濟僅有十幾萬元基金,於是發動全體會員到街頭巷尾去勸募。從實地勘災到募款、籌集物資、造冊發放,皆本諸「尊重生命」的理念出發,為後來慈濟從事國內外賑災建立了可以依循的模式。
-
1972年
- 上人因見花東地區普遍貧窮,民眾生病經常捨不得花錢就醫,往往小感冒就延誤成大病,遂在花蓮醫院數位醫護人員支持下,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周兩次義診施藥,並定期巡迴花東地區舉辦義診。直到1986年慈濟醫院啟業為止,十五年之間,服務貧病超過十四萬人次。
-
1969年
- 在普明寺第一次辦理冬令濟貧發放。由於歲末嚴冬苦寒,有位信女購置數條毛毯,送來普明寺擬供養常住;上人念及貧困孤老者無依無靠,倍覺淒冷寂寞,遂將之移作濟貧,又添購數十條毛毯,決定辦理冬令救濟。並於發放當日備辦素宴,提早與照顧戶享用團圓飯,共度新春佳節。
-
1966年
- 2月,上人原來打算離開花蓮移居嘉義妙雲蘭若,卻受到三十位信眾聯署挽留。又因探病時目睹原住民難產婦人的一灘血,以及三位修女來訪的因緣,促使上人發願以「集合五百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的精神,建立一個菩薩網,隨處聞聲救苦。
- 5月,在普明寺正式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六位同修眾每人每天多做一雙嬰兒鞋、三十位信女每人日存下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開始從事濟貧救苦的工作。
-
1964年
- 5 月,到基隆海會寺結夏安居三個月。
- 9 月,解夏之後,適逢母親生日,依約回豐原探母。中秋節過後返花,率大弟子德慈師回普明寺掛單,幾位弟子相繼來附結伴修行,開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白天勞作,晚上教授弟子四書與佛典。
-
1963年
- 2 月赴台北求受三壇大戒,因緣皈依印順導師慈座,獲賜法名「證嚴」,字「慧璋」,承師訓:「為佛教,為眾生」。
- 5 月返花,並在秀林鄉普明寺後方五十公尺處建一小木屋閉門潛修法華經,因沒錢買花果供佛,故每月抄好一部《法華經》就燃臂供佛,回向眾生,日子大約都在農曆24日。
- 10 月移錫慈善寺,講演《地藏經》近八個月,許多聞法信眾請求皈依。
-
1962年
- 隨因緣再度來到花蓮,自行落髮,私淑許聰敏老居士為師,法名「修參」。
-
1960年
- 同年 5 月 9 日,中橫公路開放通車
- 9 月,帶著一套破舊的《法華經》與修道法師兩人相偕出走求道,落腳台東鹿野王母廟。
- 11 月,移居知本清覺寺,養母及生父尋來,正式辭親求道。
- 12 月,掛單花蓮東淨寺,而後轉往台東佛教蓮社短暫弘法,應邀拜訪信眾王太太家,首次接觸日文版《法華大講座》(亦即「法華三部」),借閱期間將其中《無量義經》譯抄成中文。
-
1959年
- 痛失慈父後,並在父喪百日,首次離家到汐止靜修禪院,被母尋回。回到台中豐原,不減出家心願,前往慈雲寺助割稻禾(編按:慈雲寺的田,位在茄栗林,現行政區屬於潭子鄉栗林村、學習農務,見飽滿的稻穗頭低垂悟人愈有內涵愈謙沖低下。同年「八七水災」重創臺灣,尤以苗栗縣、台中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及台中市受災最為嚴重;災後一個月左右,上人陪同修道法師南下前往北斗,車子經過彰化,屍臭撲鼻而來,深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回首1958年養父突然往生,真覺得「生命在呼吸間」,人生極為無常,又驚見災區之可怕,深感「國土危脆」。
-
1958年
- 7 月 25 日(農曆 6 月 9 日),因養父猝逝,哀思難復,開始接觸佛法,追尋生命的意義。經多日的深思以為固然「提得起菜籃」的女人是幸福,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思及鄉民每遭苦難求告無門時,總是祈求觀音媽、媽祖婆保佑,可見女人不該劃地自限,應發揮良能「提起天下的菜籃」造福蒼生,才是不枉此生。
-
1952年
- 養母病重住院,發願終身茹素為母消災,折己壽為母添壽,連三日夢見在小廟內接受白衣大士賜藥。後,母病漸瘥,不必開刀即康復出院。
-
1947年
- 二二八事件。路上看到有人因口音不對而挨打。疑惑人間為何有恨?
-
1943年
- 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躲空襲見無助鄉民祈求觀音保祐,深烙菩薩慈悲印象。
-
1937年
- 證嚴上人,出生於台中縣清水鎮,俗姓王,四歲過繼叔嬸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