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證嚴上人
生平事跡
思想體系
法脈宗門
衲履足跡
觀機逗教
靜思語
隨師小記
證嚴法師說故事
靜思精舍
佛心師志
靜思家風
心靈故鄉
聯絡我們
靜思淨斯
靜思人文
淨斯人間
靜思寰宇
慈濟人道援助會
骨髓幹細胞中心
慈濟環保志業
慈濟全球社區網
慈濟月刊
經典雜誌
靜思書軒
靜思園地
慈濟慈善志業
慈濟醫療志業
慈濟教育志業
慈濟人文志業
EN
English / USA
简体 / 中国
證嚴上人
生平事跡
思想體系
法脈宗門
衲履足跡
觀機逗教
靜思語
隨師小記
證嚴法師說故事
靜思精舍
佛心師志
靜思家風
心靈故鄉
聯絡我們
靜思淨斯
靜思人文
淨斯人間
靜思寰宇
慈濟人道援助會
骨髓幹細胞中心
慈濟環保志業
慈濟全球社區網
慈濟月刊
經典雜誌
靜思書軒
靜思園地
慈濟慈善志業
慈濟醫療志業
慈濟教育志業
慈濟人文志業
EN
English / USA
简体 / 中国
內修外行度眾生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七年春之卷》
「新春期間,美國慈濟人返回精舍向上人拜年,上人殷殷叮嚀弟子們,美國在國際間具有影響全球的重要地位,期待大家合和互協,就地發揮淨化人心的力量。
「慈濟法門源自佛陀教導的『六度』,第一個『布施度』就需要走入人群付出。眾生多苦難,我們已經走入國際,為天下的苦難人付出,何況在美國這個國際舞臺,更要藉環境發揮良能。」
走入人群,修「六度」去「五毒」
「導師教我──為佛教,為眾生,這就是我此生修行的方向。我既不參禪,亦不教人專事念佛。專注念佛是為了去除雜念,並非念佛就能往生西方,《阿彌陀經》是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慈濟也提倡長養善根;要使善根增長,就要深植信根,而且走入人群磨練、修除煩惱習氣。」
上人說,走入人群不只是為眾生付出,也要融入慈濟團隊,和師兄師姊互動,在長時間的共事中產生默契。「貪、瞋、癡、慢、疑,這凡夫五毒都修除了嗎?可以不貪,但是瞋心真的沒有了嗎?都不會發脾氣嗎?修養比較好的人還是會生悶氣、心裡不舒服,煩惱依然沒有去盡;而慈濟人要開闊心胸去愛人、學會原諒人,這些功夫都需要在人群裡磨練出來,如果沒有在人群中磨練,也度不到人。」
「佛陀教導的法,我盡量做到,可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都做到了;不敢說到達禪定,唯有用心去做,做到心很專注,遇到境界還是有進無退,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志向。」
以法內修,實行「四弘誓願」
上人表示,「靜思法脈勤行道」,當年於克難中創立慈濟,常住生活再如何困苦,都堅持不占用慈濟基金一分一毫,即使必須向外借米、借油,也堅持煮鹹粥供應發放日的中餐。直到現在,精舍仍然是慈濟的後盾,供應全球慈濟人返回精舍這個「家」的飲食、生活。
「過年期間,天天都有幾千人在精舍用餐、用點心,常住師父們則從過年前十天就開始忙著製作發糕,讓前來拜早年的慈濟人帶年禮回家;師父們天天辛勤勞動,不只自力耕生,也要承擔起這些用度。
對師父們來說,緊湊的生活日程與辛勤的勞動,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上人指出,慈濟宗門要以靜思法脈為精神核心,「以法內修,才能向外推行志業,所以要先自我樹立誠正信實的精神,才能實行『四弘誓願』;修除煩惱除習氣,心清淨無雜念,沒有人我是非的成見,才能真正為天下眾生『挑米籮』。」
「國家要平靜,社會要祥和,總是要從人心做起;人心需有宗教的精神,找到正確的方向。」上人言,雖說慈濟志業以法為核心,但是有法也要有情、有理,否則只講法條卻無情、無理,諸事還是行不通。倘使情、理、法兼具,即使環境克難,只要大家的精神理念都很充足,無論什麼困難都能克服。
恭錄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O一七年春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