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靜思觀自性

靜思晨語竭無明,晨語靜思觀自性

「靜思晨語」是慈濟人耳熟能詳的語彙,但大家知道它的緣起嗎?

一九八〇年代,是臺灣經濟起飛、思想、科技、產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臺灣一躍而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為了追求物質享受,人與人之間產生了對立、競爭,人倫道德逐漸淪喪;加以科技日新月異,大家不斷追逐、嘗試新的事物,為了個人利益,不擇手段地破壞自然,整個社會環境面臨轉型的壓力日增,各類問題也層出不窮。

那段期間,為了籌建花蓮慈濟醫院,證嚴法師經常到西部講經說法,對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與人心動向深感憂心。

佛法不離世間法


佛法不離世間法,為了導正社會人心、接引大眾,證嚴法師將艱澀的佛法用人人可理解的譬喻加以闡述,讓會眾一聽就懂,且能身體力行。法師精闢、簡要的法語,度化許多有緣人,大家喜獲甘露法水的滋潤後,生命有了目標,不僅家庭變得和樂、人際關係也明顯改善,還能將自己所吸收的佛法用以勸慰、幫助他人。法師的智慧法語如同黑夜大海中的燈塔,為航行的船隻指引方向,帶給大家清淨、清涼、清新之感。

那時,證嚴法師每個月行腳在外,講經說法,獲得廣大會眾的迴響與護持,在靜思精舍修行的常住二眾更期望能隨時接受法雨滋潤。

到了一九八五年元旦,證嚴法師首次在早上課誦結束後,對二眾弟子開示日常修行的綱要與佛法的運用,雖然開示時間很短,但字字句句都深深滋潤每一位弟子的心田。

此後,只要未出門行腳,也無他務纒身,法師都會在課誦結束後,進行開示。由於內容簡短,且是修身養性的指導方針,所以當年元月份的《慈濟月刊》特別開闢「靜思晨語」專欄,刊登晨語開示的內容,此專欄也就一直持續至今。

「靜思晨語」結集


二〇一二年,文史結集中心正式運作後,即有意將「靜思晨語」專欄結集出書。

然而,此專欄已有三十幾年歷史,歷經多位編輯,文風和體例差異頗大。規劃此書系出版事宜時,曾歷經多番思考,例如,將內容重新分類整理,便於讀者按圖索驥;或保留原有風貌,讓讀者感受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慈濟的歷史足跡,同時更看見證嚴法師的思想主軸、開展及延續。
最後,我們決議從留史的觀點,依時間序別加以整理、修潤、編輯,使文氣較為一致,便於讀者閱讀,又不失當時的開示意涵。唯當年月刊須因應特殊情況,晨語專欄未能按月刊登,所以本書各年度文稿收錄偶或未滿十二期,原因即此。

證嚴法師創立慈濟的本意,即在實踐「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真理就在日常生活中,菩薩則從人群中身體力行,調伏自己的煩惱,守護好自己的身口意,遠離顛倒夢想,心無罣礙,救自己的心,也救他人的心。

「靜思晨語」系列專書所收錄的內容,旨在引導人人明白無明煩惱的危害,學會引用法水洗滌心靈,讓心中有法自度,進而廣行菩薩道,成為人間菩薩行者。本書希望大家能從簡潔、精闢的法要中,力行「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要旨,經由彼此的精進修持,共同預約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