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全球慈濟人的灶房

用「心」烹煮的菜餚,
是我們對精舍飯菜的定義與記憶

有時候我們喜歡的菜餚並不是因為食物作法精緻、華麗口味的關係,反倒是因為想要回味一種熟悉的味道或是思念,我們想念的不是食物本身,想念的是那食物背後所蘊藏的心情與回憶。

記得每次回到精舍,師父們總是不時叮嚀著大家留下來用餐,那就像母親深怕孩子餓著的關懷心情,讓人感覺回到精舍用餐是一件倍感溫馨且自在的事情。

尤其靜思精舍是全球慈濟人的心靈故鄉,每到除夕前,大寮師父總是精心準備了許多年菜,還親自製作吉祥發糕與年糕,為的就是要迎接從全球各地歸來的家人,讓每位回來圍爐的家人都能感受到靜思精舍濃濃的傳統年味與家鄉味。

每天要如何按部就班的準備大量的食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供養大眾也修己心

繁瑣的鍋碗事,
磨練師父的智慧與互助的修行本分

曾經在大寮幫忙過的志工,一定看過大寮門邊的小白板,每天都會掛著一張紙,那是知客師父用來告知大寮每日確定的用餐桌數。

於是大寮的執事師父就開始接手準備,像是典座師父就要知道冰箱有什麼蔬果素料、開菜單時要注意食材的搭配,而且最好是前一天就要備好料,然後一個推車放齊一道菜所需的食材及配料,方便炒煮時迅速下鍋不遺漏,而飯頭師父則依據桌數推估大鍋飯份量,然後只要時間一到,行堂組的師父就會很有默契的陸續出現在大寮裡,有的負責添飯入鍋上架,有的熟練地分菜上架,過程中沒有一絲混亂,相反地卻很沉穩的應付各種狀況,這就是精舍的師父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井然有序,持著盡本分事的一念心做就對了,靜思家風精神表露無遺啊!

十分欽佩大寮執事師父們,因為別人修行時,他們要忙備料做飯菜;大眾吃飯時,師父們要在旁機動供應補充;在這樣火裡來水裡去、脾氣容易感到煩躁的環境中,還要讓自己安住身心,真的是一種磨練。

所以在大寮磨練,是培養耐性、修身養性最好的一個地方。

用心的幸福滋味

珍惜食材、搭配潔淨與營養的元素,
令人感恩在心

萬物有萬法,面對鍋碗瓢盆的境界也能開出朵朵清淨心蓮。大寮班長將其累積多年的經驗,每天一點一滴的利用空檔,將經驗分享做成簡單的「大寮 SOP」,一開始的用意是使學習者方便入門,卻也因此讓經驗匯聚成智慧海,繼續綿延傳承下去。

如此,學習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食材收貨入冰庫有四種分類,更要清楚食材入庫的時間來決定使用的優先順序;像筍、馬鈴薯、牛蒡、蓮藕之類的切好記得要泡水;一般切菜的長度要大約一吋長,這樣方便夾食與入口;還有綠色蔬菜及長豆等,煮好需要馬上分菜或是散熱,以免悶黑了;清洗蔬菜需過三關水盆,如果第三關水盆仍有許多雜質與小細砂,就得再加一關!

一般人在家或許都做不了那麼細膩的工序,而精舍大寮的每一位師父是這樣的以一顆「照顧家人的心」來供養大眾!

懷念精舍家的味道

精舍提供健康糧食補給外,
亦是慈濟人心靈的依止

從大寮執事師父間的工作分配與和合互協上,我們看見了「規律有序」;從食材處理上的細心拿捏中,我們感受到了師父們的「慈悲柔腸」,這就是靜思精舍特有的人文飲食文化,也是成就幸福味道的力量。

精舍雖然是一個清淨、有道氣的修行道場,卻始終用關懷家人的心情來照顧大眾,對於全球慈濟人而言,無論身處多遙遠的地方,時間一到,猶如紛紛歸巢的燕子,懷著回家的心情歸來。

身為弟子的我們其實思念的、惦記的就是這個濃濃的家的味道。

內容來源:《靜思人文》林聖玉師姊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