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我們要走師公走的路

小小產業道路
是慈濟人回家的靜謐之路

「跑!跑!跑!向前跑!」精舍路跑是每年師公路上的一大盛事。花蓮慈濟醫院或慈濟大學等志業體每年都會舉辦健行走回精舍的紀念活動,漸漸地演變至今成為最具傳統意義的路跑,每年此時總是會在鄉村小路上成就浩浩湯湯的隊伍,於清晨之中,或跑或走的沿著師公路跑回精舍,而在太陽緩緩升起之際,回到了慈濟人的家。

「師公路」這名稱,是慈濟大學的孩子們取的。早在 1995 年,有一次上人跟他們說:「我每次出門,都走這條小路。因為這條路,周圍的風景很美,也很寧靜。」之後,慈大的孩子們每次要回來精舍,都說:「我們要走師公走的那條路。」於是「 師公路」變成孩子們的共同語言。久而久之,這條鮮為人知,僅有生硬數字編號的產業道路,便有了一個屬於他與慈濟人之間特有的暱稱。

每天開車上班駛過「師公路」,雖然行過匆匆,但偶爾會有「路跑、慈濟、精舍、回家」這些印象一閃而過,想來這就是師公路給我的印象。而土地若有靈,應該也歡喜承載了如此與眾不同的情感吧。

學校的孩子們,精神奕奕地跑在自然風光裡,是多數都市孩童少有的經驗。
從師公路跑回精舍後,身體累了,肚子也餓了,精舍師父有準備點心營養補給喔。

冉冉前進時 想到什麼

在無垠又不斷前進的時間裡,
容易讓人不知不覺迷失在分秒浩海裡

很多營隊中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在清晨三點天色未明,學員集合成浩蕩長的隊伍,就從靜思堂起步走向精舍,天上星星閃亮,微風清涼,寂靜的四周讓步伐與地搓出的聲響更為清晰。

上人曾問從師公路走來的學員們的心境:「不知道你們在走有沒有看到星星?而且一步一步向前走,從黑夜慢慢地天亮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人很用心去感覺,這種從黑暗到了黎明的境界?我相信注意它的並不很多人,所以人世間時時都是不覺不知…。」

營隊在暗夜出發,於破曉回到精舍,在師公路上體驗這黑暗到黎明一瞬間的境界。[攝影:林瀧誌]

暗夜走出光明路

看見自己的影子是因為背對太陽,
只要方向對了,就有光明的人生

步行的隊伍,走在這樣寧靜的道路上,沒有人車吵雜,很容易就不知不覺就從黑暗走到天亮。上人接著勉示,「也許我們過去的人生,也是一片黑暗的境界,只有抬頭才能看到星星,甚至黑雲密布時,連星星也看不到。但是,相信只要你們向前精進,天終會亮的。」

就猶如走在菩薩道上,也是如此,從凡夫地,就是天未亮之前,在黑暗中起步,只要道路方向正確,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即使是走路,慢慢地走,一步一步,方向不要偏差,同樣也會走到目的地,走向光明,且內心的歡喜亦是無法言喻的。而今走在平坦的師公路上,令人不免想起那三、四十年前,身形清瘦的 上人往返走在碎石子路上的顛簸,每一次踏下去的步伐的艱苦,雖然難行,但仍往前邁進、不畏風雨的身影。

營隊在暗夜出發,於破曉回到精舍,在師公路上體驗這黑暗到黎明一瞬間的境界。[攝影:林瀧誌]

小小田園

蘊含天地運行之理

天人關係和諧相處,靜謐祥和在眼前

路上沿途田園風景,隨著四季循環不息,榮枯之美不斷交替。

上人和這小路的緣份開始於建蓋花蓮慈濟醫院之初,那是每天要來回精舍與醫院的道路,而 上人一走就這樣走了將近四十年,不是黃昏回程,就是一大清早出發到醫院,幾乎每天都在走這條路,就連現在 上人還是很喜歡走這條路,因為周圍的風景確實很美。

「冬天,看到稻子收割了,留下稻梗,還有休耕的稻田。春天一到,可以看到農夫開始犁田。牛犁田時,那一種安詳的境界,無形中就讓人自然生起感恩心來。看到農夫拿著犁在翻土,前面有牛在拖。每一次從那裡經過時,從內心就會感覺到那一分天地之間的靈氣,會想到有生命的人與牛,在那裡耕耘土地。過了幾天,土翻好了,放水之後,開始整平,再過一兩天,就看到秧苗已經插下去了;土地經過一番耕耘以後,加上排列整齊的秧苗,就開始看到土地的生機。

土地上的生機勃勃,就感覺到大地萬物不都是充滿靈氣嗎?能夠看到這種靈氣生機,真的是很感恩。不只是感恩農夫的耕耘,更要感恩那條牛拉著犁,感恩這片大地。有土地、有水,還有陽光、雨水等等,很多因緣和合的種子,所以生生不息。那時候我常走這條路,心裡總是充滿感恩。」上人所見而生的天地與人的關係是如此的和諧。

上人還提到,「一直到最近這幾年來,聽到的已變成耕耘機的聲音。感覺世間在變,生活方式也在變,那分祥和的氣氛,慢慢地淡化,天地萬物的靈氣也漸漸被人遺忘了。但是我還是喜歡走這條路,不論是人與牛耕耘,或是機器耕耘,總是比走大馬路更寧靜。」

或許緣於這樣的心情,上人雖住花蓮,卻幾十年沒有踏進過花蓮市區,由此可見,上人對這條小路的深厚感情,實在不可言喻。

靜思 安靜的力量

靜下心思,看見自己,才能傳遞人文真善美

以往簡樸的農業時代,工作與生活易於調和,但進入工業時代後,生活品質逐漸被忽視,人的心靈不知不覺地沾染塵垢,在現今的生活環境中,每人都需要沈澱,心若安靜,也就比較容易看清楚外面的世界,看清楚事情的變化,便能泰然以對。

因此,有空回來精舍可以體驗走走這條讓心靈靜思的「師公路」,除了健身,亦能感受到 上人一路走來的辛勞與心血。而在緬懷之餘,我們亦感恩 上人帶領前人的種樹,讓後人得以乘涼。

我們也期許每一顆顆菩薩種子從自己內心萌發而茁壯,開展無量無數的愛,發揮良能,再接再厲的用愛去陪伴未來的希望種子,就像農夫用心播種良善種子、耕耘福田的精神,照顧好每一顆種子。

內容來源:《靜思人文》林聖玉師姊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