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問:「花蓮可說是您生根的地方,尤其是靜思精舍,您是臺中豐原人,怎麼會以花蓮作為修行的地方?」

答:「花蓮是個漂亮、純樸的好地方。當初我一到了花蓮就很喜歡它

閱讀全文: 純樸的好地方

問:「現在『靜思精舍』這麼出名,每天都有許多訪客來到這裡。您面對這些人、事,如何做到耐煩?又如何面對這種所謂『俗世的應酬』」?

答:「我不知道什麼叫做『應酬』,只是有真誠的感恩心,還有無限的感激!

閱讀全文: 「俗世的應酬」?

人生就像一個舞臺,業力如導演。每個人都依自己的劇本來演自己的人生,戲演完了,就不要再執著舞臺上的角色,

閱讀全文: 業力是導演

赤子之心即是人人與生俱有的清淨本性,想保有清純童真的赤子心,就必須在人事歷練中, 不求聰明,但求智慧──智是分別智,一切事、理,皆能分辨; 慧是平等慧,是人心最清淨、最完美的一念本性。

閱讀全文: 不求聰明但求智慧

裝扮出來的「美」,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然而,以真為本的美,則不受時間所限制。無論年輕、年老,讓人一見就心生歡喜,這才是真正的「美」。

閱讀全文: 培養真正的美

問:「何謂『包容』?」

答:「就是不要排斥別人。」

我們應時時感恩天地的一切。就如天氣晴朗,是方便進行各種戶外工作;天若下雨,也要感恩雨水潤澤大地,使草木繁榮。

閱讀全文: 常懷感恩,珍惜資源

問:「水災多因人為先破壞自然環境所致,根本解決之道應從水土保持著手,才是積極的作法;至於救助水災受難者,已是消極行為。這樣的看法對嗎?」

閱讀全文: 救災要帶動人 救災民要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