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掃把 設立「慈濟日」
上人讚歎美國各地的慈濟志工,總能順應當地環境來推展慈濟,北加州分會推動環保與清潔社區,用一支掃把就爭取到當地每年一度設立「慈濟日」,這種應緣付出的作法,正符合順應眾生的佛法要義。
上人讚歎美國各地的慈濟志工,總能順應當地環境來推展慈濟,北加州分會推動環保與清潔社區,用一支掃把就爭取到當地每年一度設立「慈濟日」,這種應緣付出的作法,正符合順應眾生的佛法要義。
馬來西亞吉膽島是一個觀光島,由於觀光客缺乏環保觀念,所以島上、海上一度都是垃圾;慈濟志工陳秀蘭見狀心有所感,憑藉著自己的力量開始在島上推廣環保。
環保幹事與大家分享:「今年上人行腳,來到各個環保站,聽聞菩薩們在資源與垃圾混雜的環境裡分類,雖然大家步步不退做得歡喜,但上人卻憂心忡忡,不捨環保菩薩們在如此環境下工作,擔心長期下來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禮佛足」、「佛到家.福到家」以及浴佛布置重點,還有儀軌練習等,帶回各社區及展現於中正紀念堂的浴佛大典,藉此傳揚佛法正信、正念與報答佛恩、親恩與眾生恩的意義。
「揮別3C走向4C」為主軸,在充滿3C(電子產品)時代裡,需要培養自身的「4C」:溝通(Connect)、珍惜(Cherish)、改變(Change)、關心(Care)。
南非慈濟志業於一九九二年開展,十七年來濟貧、教育不輟,近來雷地史密斯慈濟人更帶動環保。早會時間,上人讚歎遠方弟子以慈悲大愛深入貧困剛強之地,教導人人保護大地,也淨化心地。
「每天愛的付出,就是1.1的N次方之累積,最後就會變成無限大。每天少做一點,就像0.9的N次方之遞減,最後就會趨近於零。」
慈濟志工前往五緣灣海灘進行「慈濟攜手禾緣社區環保愛家園淨灘活動」。七十多歲的楊雅英師姊認真撿拾海灘的枯木和垃圾。
「Little By Little, We Can Make A Miracle (一點一滴,我們能製造奇蹟)!」長達6個星期的環保計劃,就在今天10月17日的星期六,墨爾本慈青將這句口號化為行動,在Box Hill地區走入人群並拜訪住家,目地就是為了將親手做好的環保回收桶送到每戶住家,邀請更多人一起付出做環保。
紐約慈青學長響應氣候變遷週活動,舉辦關愛氣候博覽會,透過各種活動讓民眾、遊客了解氣候變遷的影響,並呼籲大家從生活中落實環保。
英國曼徹斯特環保日淨園活動,志工前往Heaton Park進行淨園活動,撿拾垃圾。
「貧窮並不影響行善,窮者能捨是『大富』」。緬甸農民懷著感恩心日存一把米,啟發村民效法來行善,一念悲心讓「米樸滿」飄香。